为确保夏粮稳产丰收,全市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、农业社会化服务国家队作用,突出“四个到位”,切实做好“三夏”生产服务工作。
思想认识到位,强化责任担当。要求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高度重视2025年“三夏”生产,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把做好“三夏”生产服务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省政府《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》的关键举措,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,以更高的站位、更实的举措、更严的要求,推动“三夏”生产服务工作有序高效开展。加强组织领导,成立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服务“三夏”生产工作专班,一把手亲自安排部署,分管领导深入一线督导指导,层层压实责任,全力保障农资供应,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,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、实现今年农业生产“开门红”作出供销人应有的担当和贡献。
货源准备到位,保障农资供应。要求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早安排、早行动、早准备,对“三夏”生产服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。依托市农资集采集配联盟,加强与省农服集团、省内外大型农资生产厂家的联系,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,巩固货源基础,确保“三夏”期间农资供应不断档、不缺货。截至目前,全系统已累计购进、储备各类化肥6.4万吨、农药209吨、农膜163吨,可有效满足生产需要。同时,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农资经营网络,开展农资集采集配,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,降低供应价格,让利于农民。强化行业自律,依法诚信经营,坚持从正规、大型厂家进货,从源头把控农资质量,杜绝“三无”、假冒伪劣产品从供销渠道流入市场。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,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,净化市场环境,确保农民用上放心、满意农资商品。
系列服务到位,助农兴农惠农。坚持“农民外出打工、供销社为农民打工”思路,依托建成的12个为农服务中心、农业服务公司等服务主体,创新服务模式,聚焦土地托管、订单农业等服务方向,为广大农民和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测土施肥、配方用药、技术咨询、技能培训、农机作业、统防统治、烘干收储等系列化服务,全力打造“3—5公里服务圈”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新模式,促进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。在2024年争取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央财政资金的基础上,今年力争为2个县、4个服务主体争取资金不低于去年额度,继续开展农业社会化全程服务,让农民切实享受到中央财政资金惠农政策红利。为方便农民群众购买,要求系统内农资经营企业和网点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延长营业时间、网上订购、电话预约、拆整卖零、送货上门、到田间地头等服务,打通农资供应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宣传引导到位,做好应急处置。要求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做好宣传引导和应急处突工作。通过宣传车下乡、悬挂横幅、发放宣传页等方式,大力宣传涉农政策法规、农业技术、供销社为农服务举措、“三夏”生产注意事项等。对参加夏收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,明确作业要求,提高作业安全意识,确保各岗位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。对系统内可调配的农机资源及烘干设施设备进行摸底,及时做好农机协调及粮食烘干仓储工作。及时向社员、服务对象转发气象预报预警信息,重点抓好抗旱浇麦、“一喷三防”等工作,帮助农民有效应对干旱、倒伏、“干热风”等自然灾害,减少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