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正值“三秋”生产关键时期,南阳市供销系统坚决扛起为农服务职责,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完整、经营网络健全、服务功能完备的独特优势,紧密围绕秋收、秋种、秋管关键环节,统筹资源,多措并举,为保障全市农业生产顺利推进、夺取粮食丰收提供有力支撑。
强化组织协调 构建高效服务体系
全市供销社系统高度重视“三秋”生产服务工作,将其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。各县市区社均成立了工作专班,加强组织领导,桐柏县社成立服务工作专班,卧龙区社构建区、乡、村三级服务网络并建立指挥调度平台,新野县社通过优化整合为农服务中心实现“联合办公”,有效凝聚了为农服务合力,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、高效推进。
推进机收机种 提高“三秋”生产效率
面对“三秋”时间紧、任务重的特点,各地供销社大力组织农机装备投入生产。通过整合系统内专业合作社、为农服务中心及社会农机资源,组建多支专业化机收机耕服务队。镇平县社组织70台各类农机成立5个服务队;邓州市社组建12支“秋收服务突击队”,整合收割机186台、运输车辆92辆;社旗县社组织农业机械35台(套),桐柏县社调配农机286台(套)。这些供销力量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集中抢收、代收代运服务,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,解决了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的难题。
保障农资供应 夯实稳产增收基础
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,早谋划、早储备、早调运。以县级农资公司为龙头,基层网点为依托,积极开展集采集配、定点直供、送货下乡、预约订购等便民服务,减少中间环节,稳定市场价格。全市系统化肥等农资储备充足,社旗县储备2.4万吨,镇平县储备2.8万吨。同时,严把质量关,完善购销台账,实行质量追溯,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,维护农民利益,保障农业生产安全。
创新服务方式 破解生产后端难题
针对秋收期间可能出现的阴雨天气及农户“晒粮难、储粮难、卖粮难”问题,各地供销社积极拓展产后服务功能。一是充分利用烘干塔等设施,大力开展粮食烘干、仓储服务。镇平县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收购站点,烘干粮食1800余吨,邓州市设临时烘干点烘干1.8万吨,减少霉变损失。二是积极对接市场,开展农产品销售服务,新野县社推行“麦种销售与回收订单协议”,发展订单农业,助力农民增产又增收。
注重技术指导 提升农业科技含量
组织系统内农技人员、聘请专家通过现场指导、培训讲座、线上咨询等方式,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。邓州市社组织技术服务小组解决农机故障、开展培训;唐河县社提供测土配方施肥、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服务;桐柏县社、卧龙区社均开展农机操作、播种、防治等技术指导。同时,积极配合农业农村、自然环境等部门,广泛宣传政策、推广粉碎还田、打捆离田等技术,有效解决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,推广了农业新技术。
下一步,南阳市供销社系统将继续密切关注农情天气,紧扣农时,持续优化服务措施,提升服务效能,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。
